空荡荡的家
The Empty Family 科尔姆•托宾 Colm Tóibín 柏栎(译) 9787020094974 |
短经典出版的中译本的《空荡荡的家》我一直没舍得读,得知托宾即将来沪讲座,便拿来重温一下托宾的感觉。没想到距离上一次读这本《The Empty Family》的原著已经整整五年时间了,每一个故事的开头还是会唤起我对其内容的回忆,甚至我在当时读的时候的感悟。我觉得读托宾的作品有点上瘾的感觉,所谓上瘾的意思是线上线下反差很大: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享受,简直可以把自己融入他笔下的世界,为其主人公的情绪起伏牵引、为其主人公的选择决定鼓气叫好;但是一旦读完每一个故事,回到我身处的现实世界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对我自己的人生很唏嘘。问题不在于所谓的人生有多成功、赚多少钱、有多少情感寄托啥的,而在于我从来没有想清楚过自己人生的定位,我生活中的选择仅仅基于“我知道哪些是我不想要的”,却不知道我的道路究竟在何方。我自以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才连这个问题都想不到答案,因为我觉得自己至少比半数的人聪明,还因为我总觉得解答这个问题并不全靠智商。和五年前一样,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我最喜欢的还是《采珠人》(The Pearl Fishers)。我可以站在高地去嘲笑/看不起故事中的多纳彻夫妇,好像是我已经看穿了他们生活的虚假和可笑,可是我却也做不到男主那样对自己生活那样的有主张和坚定。话说回来,其实多纳彻夫妇对自己生活的坚定的态度完全不亚于男主,但是他们是在自我蒙蔽中“安全地”坚定自我。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的坚定追求才是类似男主的真正的坚定吧?这就好像在你认清了“自由”的真相之后,仍然追求自由,而不是逃避自由。我非常崇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非常羡慕这样的人,而我发现这样的人才托宾的笔下比比皆是(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我甚至有一种错觉这样的人外国人比中国人多得多。有两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是做一件事情第一个想到的是要不要做想不想做,然后怎么做、以什么代价来做是其次才考虑的;第二种是做一件事情首先想的是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代价是什么,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情取决于利弊分析。我个人经验自己和身边的人更习惯性地会使用第二种思维方式,而我接触到的老外(以及我电视里看到的老外)更多会用第一种思维方式,好像外国的生长环境促使他们不会用算计的心情来面对世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把话题从对人生的定位引到思维方式上,我也并不觉得思维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要害,还是把话题说回托宾的书的内容吧。
这次重读我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来九篇短篇里有那么多是有同性恋情节的,我的意思是我头一回读的时候也知道,但是读完之后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并不是这本书和同性恋有多大关系,而是其中的主人公们的故事和情感。我不愿意很概括很匆忙地给每一篇作总结,这本书的题目是《空荡荡的家》,主题与其说是在宣扬家庭的概念,还不如说是在重新定义家庭的概念。我记得我以前对美国总统选举宣传非常shock的两点,一是他们如此公然并且天经地义地宣扬God对美国的必要性,二是有的候选人会专门打出宣扬传统家庭观念的牌。因为我以为每个人想要怎样的父子关系或者夫妻关系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某个政治人物特别宣扬传统的家庭观念就会受到拥护呢?然后最近几年的美剧《Modern Family》又是运用最不传统的家庭构成来宣扬最传统的家庭观念,还有今年的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的事件。这些都让我很困惑,本来就是非传统的东西了,为什么都要硬往既定的传统的框架里挤?而托宾的《空荡荡的家》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真正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并不是说要把这些家庭和所谓的完美家庭比较从而改进,而是真正的家庭就是这样子的,关键在于在这些家庭里的人选择并且有能力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托宾的故事、情感、寓意,每一项都如此让我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