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3级台阶 13階段 高野和明 赵建勋(译) B088BJ8HVL 故事讲的是一个打算辞职的死刑监狱教官,接到一个匿名的委托,寻找证据挽救一个死刑犯。这个教官选用了另一个失手杀人监禁两年后被放出来的少年当助手。死刑犯脑部受创,记不得当时具体的情形,只是突然想起来好像登过台阶。凭着这个线索,教官和少年在一个被掩埋的寺庙,找到了关键的证据。警察却在证据上发现了少年的指纹,教官害怕这是少年为了巨额委托金冒名顶替凶手来偿还之前失手杀人的巨额赔偿。 (泄底反白) 结果这个匿名委托人是少年失手杀人死者的父亲,他把栽赃的证据放到了寺庙,然后雇佣教官想要嫁祸给少年。而后少年也找到了真正的证据,真正的凶手是另一个被监禁后放出来却被死者敲诈的人。 死刑犯真诚悔过,难道这不是因为他们被判了死刑才收到的效果吗?也就是说,以报应刑论为基础的死刑判决制度,引出了悔过之心这个教育刑论希望达到的目标,这种现象难道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吗? 这本小说的特点在于社会派?它的推理并不是重点,书中的主人公人物有够用感情去思考死刑、死刑犯、死刑制度的意义。这个主题有很多斟酌和值得思考的层面和角度,死刑本身的来源和作用,这个刑罚存在的价值,这个刑罚的存在引发的生态链条以及其对生存在生态链条里的人(潜在的凶手、逃逸的凶手、死刑犯、警察、法官、教官、死者、死者家属等等)的影响等等。涉及到日本关于死刑的很现实的一些问题,比如死刑监狱的设置,再比如罪犯只要表现出悔过,就可以轻判,但是反而不悔过的可能是无辜的等等。这本书是着重从两个主人公的角度出发,一个是执行死刑的教官(刽子手),另一个是不管内心是不是真的想杀人结果杀了人没有被判死刑的少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本很不错的社会派小说。但是对我个人来说,社会的问题反映得再深刻,推理的部分不够精彩的话我很难说服自己给高分。我忽然想到科幻有硬科幻和软科幻之分,推理是不是也有软硬之分呢?再仔细一想,这个想法不成立,因为不管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对人性的切磋探讨都是一种“社会派”,而推理小说的基地是人物都是框架式的,重点在于诡计本身,所谓的“社会派”的内容是额外附加上去的。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