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调二人羽织 変調ニ人羽織 連城三紀彦 吕灵芝(译) 9787513319454 继续读連城三紀彦的小说,好像有一点越读越上瘾的感觉,复杂的诡计前面是各种奇妙的铺垫。还是老样子,大概记录一下情节、迷底(反白)和我的感想。 变调二人羽织 変調ニ人羽織 落语大师的最后的表演,和他的徒弟穿着羽织大衣服表演类似双簧的段子,却在表演途中被杀。少数的在场的几位都是嫌疑人,最后的凶手竟是和他一起表演的徒弟,从头到尾是大师在一个人表演双簧。 看到谜底好像这是一个很简单(却很难想到的),但是这篇却花了很多很多的笔墨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性格已经很意象化的主人公和鹤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篇推理小说,而且已经是很精彩的推理小说了,这篇更像是在讲世态炎凉的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好看和耐人寻味的地方也在这里。 东京的某扇门 ある東京の扉 推理/SF杂志编辑接待一个人想来投稿,介绍一个打破不在场证明杀人的点子。说是丈夫在东京,妻子在郊外的家里,但是东京和郊外的通道只有一条拥堵的公路,而丈夫的不在场证明是他没有时间堵来堵去来回这条公路去杀妻子。来投稿的人为了能把这个点子卖出去,当场讨论了各种设定,还加入了好几个梗,还尝试了好几种可能的杀人方法。杀人的真相是丈夫假装自己病危,乘坐救护车走快速通道去到郊外杀死妻子。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尾并不停止于点子里的真相,而是编辑其实是被投稿的人骗了。 个人觉得这个故事有一点无聊,虽然我还是很肯定两点。一个是那种一边商量一边决定谜底的可能性的过程,把这个过程本身展示出来还是挺有意思也挺有想象力的;另一点就是最后的反转搞了半天其实根本搞错重点,只不过这个反转在我看来并不是很顺畅或者足以令人信服。 六花之印 六花の印 两条故事线,分别的主人公都是在乘坐的交通工具里自杀身亡。真相是,这是同一手段的杀人事件,手段就是趁司机/马夫去报警的时候,把整个车子调包成为里面真正是凶杀被杀的。而凶手就是知道发生在前面的故事线的真相的人。 这种时空平行的双线故事,发生一遍可以推出真相,发生两遍可以推出凶手,就好像“我知道了”和“我知道我知道了”的关系,蛮有意思的。 莫比乌斯之环 メビウスの環 妻子扬言丈夫在她熟睡的时候试图掐死她,于是要求丈夫在晚上服用安眠药。安眠药吃到快结束的时候,最后里面有一颗毒药。原来这一切都是丈夫导演的,他的目的是最后吃到这颗毒药,然后诬蔑是妻子导演这一切就是为了要他吃安眠药/毒药毒死他。 我第一次接触連城三紀彦,读到他的《双重生活》,讲的也是有一点类似的夫妻之间的阴谋与杀害,以及用自杀的方法来陷害对方。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連城三紀彦就是擅长这种爱恨情仇到极致变态的情节,后来多读了几篇才知道自己错怪他了,他更多的是比较细腻和敏锐地捕捉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依子的日记 依子の日記 女主日记里是一段杀人告白。女主和丈夫在山里与世隔绝独居,却有一个年轻女子来访。年轻女子一边以女主之前出轨的事情威胁女主,一边以女主的丈夫盗窃她的朋友的作品的事情威胁女主的丈夫,并且和女主的丈夫发生关系来折磨这对夫妇。最终这对夫妇无法忍受只能把这个年轻女子杀掉。但是某一天,有一个陌生男子来访,他说他是来寻找失踪的年轻女子的,并且他就是女主之前的出轨对象,但是日记中的女主却认不出他来。原来这部日记的前半段是真的女主,但是真正被杀的就是女主,然后年轻女主取代了女主的身份生活下去并且叙写了日记。 这个故事读到一半的时候,其实已经猜到了真相。但是最后陌生男子的来到,还是让我读得赞叹不已。埋下的线索没有一个是浪费的,反转也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多。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