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貌记 La Belle image 马塞尔·埃梅 Marcel Aymé 黄新成(译) 9787532759989 六年前第一次在叶沙的节目里认识埃梅,是他的那篇短篇小说《最后一名》,非常喜欢。之后也曾陆陆续续地找来他的其他短篇来读,却没有完整地读完哪一本。去年中译本重新出版了他的《变貌记》,用的封面还用的是Magritte的戴帽子的男人的变体,非常切题。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埃梅一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娓娓道来,读起来没有一点障碍。基本设定和他的其他小说一样,多少有一点奇幻的元素,就是一个男人的脸突然之间长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了。然后他慢慢在他的工作、朋友、家庭、情人之间以新的面貌出现与交互。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书中(包括原文标题)一直强调,这个主人公是变年轻变好看了。变好看了的人生还变难看的人生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吧?还是说光是长得不一样了其实会引起最大的烦恼了? 读这本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一部法国电影《La Moustache》。男主刮掉了蓄了多年的络腮胡,周边人却说他原本就从未留过胡子,于是男主迷失了,然后他一人跑到香港通过来回坐天星小轮来寻找自我。这部电影的主题是loss of identity,最突出的体现便是面部的变化。一个人的面部长相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这样问问题,好像有点面相学的倾向。但是我从小也很困惑,比如一个人的脸部比起身体来说是面积是很小的,但是人们却往往可以很容易辨识人与人不同的脸部的区别,而比较容易忽略其他部位的区别,是什么使得人类练就了仅仅对脸部这块面积的髙辨识度呢? 书中还有一点我觉得是非常令人回味的。在男主变貌之后,他试图袒露真相,结果他的朋友不相信他,而只有他的舅舅相信他。而最后他的面貌变换回来之后,他却决定继续向之前不相信他的朋友再度袒露自己的一切,而对之前相信他的舅舅,男主却编造了一个谎言让舅舅认为当初是受骗了。我发觉人们有时候是非常执着自己的观点,而很轻易地忽略外部的反馈。我记得以前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当你落泊的时候会去帮助你的人,并不会是你之前帮助过的人,而依然会是之前帮助过你的人。我一直对这样的断言不是很理解,现在结合起这个故事一起看的话,我感觉我多少能理解一些其中的人之本性。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