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史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9780415325059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是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他原是葡萄牙裔的犹太人,却被驱逐出犹太教,他的作品贯彻神的概念,却被基督教列为禁书。 在他的不那么有名的《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神学政治论)和《Tractatus Politicus》(政治论)里,他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和霍布士的颇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主权者无过并且反对一切叛乱,但是斯宾诺莎与霍布士不同的是他推崇民主制,同时认为自由很要紧。 斯宾诺莎最有名的著作在他死后才出版,叫做《Ethics》(伦理学)。在这本书里,斯宾诺莎分三个部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首先是形而上学的部分。从反对笛卡尔的观点开始,笛卡尔觉得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它们分别由思维和广延性界定。斯宾诺莎则认为思维和广延性都仅仅是神的一种属性,我们只有通过否定来定义有限事物,而完全肯定的存在那就是神。由此引出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pantheism)的观点,即神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物,神是所有一切、神即大自然。而一切事物都受着一种绝对逻辑必然性的支配,所以也没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斯宾诺莎在这里被质疑的点是,如果神即一切的话,那上帝为什么会允许恶的存在和发生。斯宾诺莎的回应是,只有从人类的有限角度出发才会看到否定的东西(否定性的地方是恶),而从神的角度,世界是没有什么善恶的。 在《Ethics》里,斯宾诺莎运用的是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即有定义、有公理、有定理,公理后面的一切都是由演绎论证推出来的。 其次是关于感情和意志的心理学。自我保全是人类感情的根本动机。我们所遭遇的事,大多是由外界决定的。我们有几分自决,便有几分自由。时间并不是什么实体的东西,只有在人类自己的认识中时间的有限性会和感情联系起来,而在神的眼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差别。 用我自己理解的话来说,那就是当你以为你是人生的主宰,你在被希望/恐惧这样的感情奴役了,而当你明白你只是个大自然的小棋子的时候,你就”圆满”了,自由了(free了,不受这种感情的奴役了)。 在这样的情感的定义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运用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第一部分),便能得到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三部分)。我们爱神,是通过对神(自然)的理解,通过对神的理解我们便免除了那些”炽情”的感情从而获得了自由。对我们所遭遇的事每增一分理解,就是把事件和神的概念联系起来,因为一切事件都是神的一部分。把一切事件当作是神的一部分来理解,就是对神的爱。所以,对神的爱必定占精神的首要地位。爱神者不会要神回爱他。 罗素对斯宾诺莎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他试图把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分开来评价。 罗素把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归结为逻辑一元论,他觉得这种逻辑一元论和现代逻辑与科学方法相违,不能接受仅仅是逻辑推理的东西,而应该是通过经验资料显示而得出的真理。罗素不仅挑战斯宾诺莎的前提,同时还挑战斯宾诺莎的推理方法。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同意罗素一半的观点,我并不觉得在拥有前提之后运用纯粹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是错误的,我挑战的是斯宾诺莎的前提的真实性并不一定站得住脚,或者说他的前提是虚的。在虚的前提下运用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有一种以虚套虚的嫌疑。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斯宾诺莎在运用和笛卡尔同样的招数,他们在谈论一件事情(主语+谓语)的时候,都把重点放在谓语上面,而没有去论证主语的存在和真实性。但是当我们主要关注谓语的时候,常常会(不得不)默认主语是真的。问题是主语真的是真的吗? 在伦理学方面,罗素相当看好斯宾诺莎的想法,并特别赞赏他的言行合一。这里又一次涉及到了关于斯宾诺莎面对恶的态度,小伙伴们都纷纷同意罗素的观点,觉得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运用斯宾诺莎的眼光,去原谅那些作用于自己的恶,看来理所应当,这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但要要是是去原谅那些作用于自己身边人的恶,那更难以让人接受。 这个主题,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挑战斯宾诺莎。第一,当斯宾诺莎说”爱神者不会要神回爱他”的时候,两个”爱”字的定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指去理解自然,而后者则回到了世俗角度的定义。第二,如果说爱神意味着理解自然并且明白对神而言没什么善恶的区别,那为何不能作恶,为何不能不原谅恶?因为说到底不管是什么动作,都一样啊。第三,站在神的视角的确是没什么善恶区别,但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用神的视角来套在自己身上看待问题呢? 虽然我如此挑战斯宾诺莎,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经常运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来思考问题。我无法否认,人类主宰命运的有限性,这就意味着存在一种高于人类意志的东西,在不愿意把这种东西特定和某些神明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泛神论也正是我的想法。虽然我觉得这个中文词多少有点歧义,对我而言泛神论虽然有一个神字在里面,但却是十足的无神论。我也觉得斯宾诺莎把爱神和理解自然等同化的定义非常得励志。但是在这种励志的行径下斯宾诺莎推崇的原谅默认,我想接受却又觉得这种推断很不负责任。
April 2025 M T W T F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Categories
-
Recent Posts
Tags
ARASHI Bertrand Russell Broadway2016 Broadway2019 Colm Tóibín David Tennant Doctor Who Douglas Adams Elena Ferrante Euripides GARNET CROW Henrik Ibsen John Scalzi Jorge Luis Borges Michael Frayn Molière MONKEY MAJIK Musical National Theatre Live Oresteia Perfume Philip K. Dick Russell Tovey Samuel Beckett SIFF Sophocles TC2020 TC2020s TC2023 TC2024 The Good Wife WestEnd2019 William Shakespeare YUI 倖田來未 加藤ミリヤ 大橋卓弥 戸田恵梨香 清水翔太 石黑一雄 端星国雨 萬城目學 西澤保彦 贺坪 陀思妥耶夫斯基Me
Blogroll
Sit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