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西澤保彦

替身

替身 身代わり 西澤保彦 金静和(译) 老柯(读) B07RT2VR3W 又一本在喜马拉雅上听的匠千晓系列的有声书,故事讲的是离奇的两件凶杀案。一件是抽烟大叔目睹深夜公园男子被正当防卫杀死,另一件是民宅内两个不相关的人被杀。书名的“替身”的其中一层含义就在两件凶杀案的解读里,为什么在民宅里会有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死掉,而且看起来好像死掉的第二个人是无差别杀人、死的是谁都没关系。 (真相反白) 这是一起交换杀人。在第一件深夜公园杀人的时候不小心杀错了人,在第二件的时候为了让对方信守承诺,只好在杀掉该杀的人之后再杀一个以证明自己也多杀了一个人的势力平衡。这个梗有一点像《轮到你了》,传递信息的方法是通过杀人,确保自己想杀的人去死的方法就是自己杀另一个人。 我对于匠千晓系列的不待见也不用再重复了,总之比无感更负面一点吧。那我为什么还在读,我还是找找别的系列吧。

黑贵妇

黑贵妇 黒の貴婦人 西澤保彦 林国立(译) 老柯(读) 9787513328159 喜马拉雅app蛮好的,自从上次在这个app里听了《Bad Blood》的有声书,发现会有人默默把一些畅销书的audible的资源往上搬,还有很多人会自己在上面读书。这位老柯在喜马拉雅上读了很多很多日系的小说,包括西澤保彦、伊坂幸太郎、绫辻行人等等。我就随手点了这本匠千晓系列的《黑贵妇》来听,这本由五个短篇故事组成的推理小说集子内容真的有点弱,但是像老柯这样的播客我打算以后多多他的作品。 我从来不喜欢匠千晓系列,我总觉得西澤保彦单独成立的那些小说的设定更天马行空总让人有很多惊喜,而匠千晓的设定仅仅围绕在这几个(留级)大学生和校园周边醉酒的范畴之内,很少有更多发展的余地。然而这一本的内容给我了一些意外,好像是作者试图把这几个人的故事写得更社会派一些一样,因为在这本里多了很多爱情的元素,包括案件关系人之间的、甚至匠千晓和高千之间的。这种感觉,就好像看了十年柯南他一直都是小学生,突然之间柯南从小学升学上中学了。说是设定上的扩展,还是黔驴技穷自打耳光了呢。 五篇包括《不请自来的死者》一开门就有人被刀插着死了;《黑贵妇》老有人能够抢到限定的鲭鱼寿司;《分裂的图像》几个女生到郊外合宿碰到一具尸体;《夹克衫的地图》被包养的情妇被告知去世的情人的夹克衫里有藏宝地图;《夜空的彼岸》婚礼上的红包里的钱被偷走了一部分。 总体都没什么好看的,相比之下,个人最喜欢《夹克衫的地图》,难道是因为匠千晓人物出现最晚最少?总之这一篇好像看出来西澤保彦似乎想要多少从系列中跳脱出来的影子,要是同样的情节给連城三紀彦写的话,那肯定更有味道吧。

谜亭论处

谜亭论处 謎亭論処―匠千暁の事件簿 西澤保彦 薛芳(译) 9787020134014 我一直很喜欢西澤保彦的推理小说,但是他的匠千晓系列却总是很难特别吸引我。这一本算是匠千晓系列的短篇集,一共有8个事件(故事)。事件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有校园无关紧要的恶作剧,有杀人事件;谜题的困难程度和解答的精彩程度差异也蛮大的。总的来说是蛮平庸一个作品,我有点失望,也没觉得比我这个月看的几本华语原创推理好看,可能是我对西澤保彦的期待太大、对当代华语推理作家要求太高了吧。 简单记录几则我印象比较深的诡计。 室内鞋消失事件:整个班级的室内鞋消失了,之后被发现被遗弃在校外路边。同一天,班里的一个女生没来,之后尸体被发现在校外。 解答并不是那么让人拍手叫绝,反倒是背后的动机叫人细思极恐。死掉的女生是在校园内自杀,为的是造成轰动,不让对头的女生去看当晚的巨星演唱会。对头的女生为了去看演唱会,把死掉的女生尸体偷偷和室内鞋一起运出去。 嫌疑人被困事件:年轻夫妇被下安眠药,一早醒来发现同住的婆婆被杀在密室内。 解答的关键是密室这一信息是妻子透露的,把嫌疑人的范围直接缩小到夫妇二人但是如果他们真是凶手为什么要制造只有自己在场的密室呢?解答是非常老套的凶手一直在室内,然后混在警察堆里大摇大摆地离开。 新啤酒之家事件:恶作剧订的大量啤酒,送货上门却被付款收下了。这个故事用了《啤酒之家的冒险》的空屋+啤酒的梗。 解答也非常好猜,必然是凶手为了不暴露身份而签收下来的。

杀意集结之夜

杀意集结之夜 殺意の集う夜 西澤保彦 赵小七(译) 9787513316422 不管是豆瓣上的评分,还是书里面作者自己写的后记,都把这本书说得很差,我差一点点不打算读这本小说了。可能是这个原因,在读完这本小说后特别惊喜。我相信作者应该不是故意为了把读者的期待度降低才在后记里面把自己的作品说得那么“满是缺点”的,但是我却没有读出那么多缺点,让我觉得有点自我怀疑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阅读水准太低了。我对推理小说的期待有二:一个就是可以吸引让我愿意一口气读完的悬念和叙事;二是足够合理又有脑洞的解答,我觉得这本《杀意集结之夜》两点都做到了。 读外国小说的时候,名字本来就难记,人物一多更容易搞混。西澤保彦超级贴心地把主角人物冠以从一到十为首的名字,跟踪剧情和分析案件瞬间清楚起来了。 能把所有提到的各种社会案件,包括作为背景或者看似随口一提的,全部解决。出场人物每一个都是真凶,所有真凶在一起还能演出又一场大戏,太厉害了。 最大的梗,也是成功把两条看似连不上的故事线结合在一起的线索,最后一页才出现。完全达成了了西澤保彦所说的“从第一页的第一行起到最后一页的所有叙述都是伏笔”的理想中的推理小说。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非常疑惑主角的性别,但是后来在不知不觉中被暗示认为是女性了,现在回过头去回想在书里的确也还是埋下了好多伏笔。在读完最后一页之后,我又把最后一页读了好几遍才总算缓过神来,就好像要把原来的故事内核不变地全部整组一下才能和最后一页的信息匹配在一起,这样两条线索故事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公路和铁轨才能接上。

她死去的那一晚

她死去的那一晚 彼女が死んだ夜 西澤保彦 王静怡(译) 9789571038452 好久没有读西澤保彦的小说了,在我心目中我一直默默把他排在当代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第一名的位子的。最近陆陆续续国内引进了好多他的简体中译版,可惜大多都是匠千晓系列的。这次读的这本《她死去的那一晚》也是匠千晓主人公破案的,与非系列的作品相比,匠千晓系列因为主人公们的既有设定所以故事的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个人觉得这也是这个故事唯一的一个bug,凶手的行径和人物的年龄背景心态有落差,很难想象前一秒还是天真无知的大学生后一秒会有如此的城府再后一秒表现出来的又是无能和惶恐,最突出的一个bug就是夏娃在案发第一时间为什么不是联系男友而是联系备胎呢?(剧透反白) 西澤保彦最厉害的地方,除了和科幻的结合(在匠千晓系列里面不存在),就是各种脑洞大开的推理(在匠千晓系列里面就是醉酒模式推理)。而让我觉得可贵的地方是,这些脑洞大开的推理几乎没有什么漏洞,故事情节的逻辑是说得通的。匠千晓的推理模式,就好像解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有人在沙漠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是“V”字型倒插在沙子里,然后从这个尸体上发现这个死人的一只手里紧紧的拽着半根牙签,这个人怎么死的?在这本《她死去的那一晚》里,为了给读者持续不断的惊喜,在中间还隐藏了一个小脑洞推理也很精彩: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的一对情侣中的男子回家发现钱包丢了,而且衣服被在对方家中掉包了,于是匠千晓推理是该男子被下药参加换妻游戏中途遇到强盗。(剧透反白)这种好像跳跃太大不怎么符合常理却又有点道理无法反驳的感觉,就是匠千晓的特色。

啤酒之家的冒险

啤酒之家的冒险西澤保彦 王静怡(译) 9787513311038 不知道为什么西澤保彦的匠千晓系列似乎得不到我的好感。这本讲的是四位主人公误打误撞到一栋空空如也的别墅,里面除了一张简易的床,只有满满一冰箱的啤酒。第二天,他们发现在分叉道的另一处,有一栋和昨晚几乎一模一样的别墅,里面也只有满满一冰箱的啤酒。于是他们四人各种突发奇想来解释这到底可能是怎么回事。要交待的故事背景其实很简单,主要内容是四位主人公交替于清醒和酒醉之间的分析。只通过一些情节,甚至只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细节,来解案,这看上去是非常西洋的侦探小说的写法。只不过这本书里并没有哪个是顶着侦探的帽子,只是几个年轻人自娱自乐。可以看到这本书里面,西澤保彦一如既往地是在花心思写推理小说,限定的空间和设定,让想象和逻辑推理还寻求真相。只可惜我个人觉得看得有点不耐烦。 关于这本书推理的脉络,我本来还想自己整理一下的,我的确在阅读过程中把几个设想的结论和推翻过程标注出来了。后来在豆瓣上看到这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89817/),已经总结到了不用再去看这本小说的境界了。

人格转移杀人事件

人格转移杀人事件 人格転移の殺人 西澤保彦 王静怡(译) 9787513307864 西澤保彦最赞的地方就是把科幻元素融入推理,所谓的在特殊背景下的推理。这一本的设定相较之下还特别复杂,书中的人物一多,变化就更大,所以我一度是处于放弃follow的状态。但是我还是要为作者可以想出来这么一个科幻背景下的推理而鼓掌。 这个故事的科幻元素是这样的,有一个(可能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场所,会让同时进入这个场所的人进行人格转移。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则是人格互换;如果是超过两个人的话,则是一个延着一个的换。人格转移,等于是A的人格到了B的身体里,以B的身体行为。人格转移之后,还会不定时地再次转移。两个人的话,就是互换回来;多人的话,就是继续延着方向转移一格。如此不断反复,若是其中一个人身体死亡,那正好存在在这个身体上的人格也随之消亡。 这里涉及到一个科学/哲学判断,所谓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实体派的,即人格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剥离于肉体的存在;还有一个是反映派的,即人格只是一种对应于外界的反应,它取决于外部的变化而不同。这本书里的专家说,人格是反应派的,这个场所所做的并不是真的对换了什么人格这种物质,而是对其中的人施加本应施加于另一个人上的刺激,使之反应成为另一个人的人格。我以前一直想当然地以为如果人格和肉体可以是独立的话,那么必然是“实体派”的,但是这本书里一直强调所谓的外星人造出的这个交换人格的装置,运用的是“反应派”的方法。我现在想想其实也能讲得通,本来大脑就是在为人创造各种现象以使人自己不发疯,既然人的所谓的感知都是“架空的创造”,那人格必然也可以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构造没什么差别,就好像是硬件一样。对不同的硬件施加不同的刺激(编程),便产生了不同的人格(软件)。就好像剪切一个文件,并不是真的交换了什么东西,只是对不同的硬件加以电流的刺激而已。 再回到这个故事来,讲到底这其实还是一个推理故事。因为多人之间发生人格转移之后,出现了一个杀人狂试图把所有人都杀死,问这个人是谁?这里的杀人动机显得既简单明了又不可思议。因为按照设定,能够回到自己身上并且终止人格转移的唯一方法,是其他所有参与人格转移的人都死去,人格自然就没有地方再去转移了。但是真的有人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去把其实所有的(即使是几乎素未相识)人全杀光吗?所以这个故事最后的谜底是很符合逻辑的,凶手也只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体被自己误杀而横竖横的日本留学生了。(剧透反白) 最后还要赞一下的是最后一段的结局,里面揭露了另一个停止人格转移的办法。冥冥之中,我是感觉应该有一种没那么暴力的解决方案,看到这个解决方案之后,我还真为自己之前没有想到感到有点不甘心。傻办法是把其他所有的人格转移候选人杀光,聪明办法则是(继续剧透反白)再候选人中添加一个新的人格转移的对象,也就是生育一个新生命。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作者没有说清楚,既然生孩子可以终止人格转移,那为什么一定要是父母双方都是人格转移对象呢,难道不是随便那个女性的人格转移对象生孩子了就可以了吗?

完美无缺的名侦探

完美无缺的名侦探 完全無欠の名探偵 西澤保彦 王静怡(译) 9787513307918 读这本西澤保彦的感觉和我读前两本完全不一样,准确地说,这本我一点也不习惯,甚至有点读不下去。这本《完美无缺的名侦探》依旧延续西澤保彦科幻crossover推理的手法,男主人公的超能力是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他周边的人想起并愿意自动透露最细微的记忆细节,女主人公的超能力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解决问题必须的人物聚集在一起。在这两条之下,便是纯粹的推理小说,推理的主人公并不是如标题所显示的那位完美无缺的名侦探,而是接触到这位男主人公的每一个人自己,因为每一个人在审视了可能连自己都忽略的细节之后,都发觉了事情藏在背后的缘由,并推理出事件的真相。我不喜欢这本书有两大原因:第一,我受不了这样的推理。一件事情,或者几个小细节,其实可以由很多可能的情形来解释。把最容易想到的make sense的那个情形作为事件的真相,有点不够服气。第二,这本书里面人物出乎我意料地多,并且名字都是不那么常见地日本名,而且叙述的时候名和姓分别混用的情形特别多。说实话,我看到后面那么多人名几乎有点晕了,已经超出了我人名记忆能力范围。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 神のロジック 人間のマジック 西澤保彦 林新生(译) 9787513300124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西澤保彦的推理兼科幻小说,我觉得西澤保彦好赞。这本《神的逻辑,人的魔法》和之前那本《死了七次的男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死了七次的男人》是在故事的一开头就把设定交待清楚,否则读者也看不懂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而《神的逻辑,人的魔法》则是把故事的设定藏在了最后,前面则是给出各种线索让大家猜这个设定。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也是用主人公第一人称来写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生活在一所与世隔绝的学校里。学校里除了几个老师和校工,只有另外5个和他同龄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他们每天的学习的课程只有一课,就是解各种稀奇古怪的设定的谜题。而且这些同学们一个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进到这所学校来的。对于这样奇怪的学校,几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有的认为这是一所专门培养秘密侦探或者间谍的学校;有的认为这是把具有轮回转世人格重现能力的人集合起来的研究所;有的认为这所学校根本是不真实的,他们只是被接入的数据意识。故事说到一多半。一切还都是不温不火的,最多是一些小疑团,感觉就算不知道这所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很重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走向究竟是哪儿。但是就在此时,整个故事急转直下,从原来的少年校园侦探的味道瞬间变成了恐怖灾难片的感觉。因为在校园里一下子发生了好多起命案,有的命案看似是意外,而有的命案就在主人公的眼前以最直白的样子发生,有一种因为做错了一件事情而凿成无法挽回的恶性循环后果的冷感。而事件的真相到最后才揭晓,说实话我是根本一点点也没有想到的,我之前甚至还比较相信前面几个同学的理论的。但是关于这个真相,作者的确也是在很前面的地方就给出比较直接的暗示了。有一段说到,主人公的妈妈给主人公讲信仰的道理。我看到那一段的时候,心里很清楚这肯定就是整本书大梗的一个暗示,但是却没有想到原来是这么解读的。原来这些学生都是记忆只停留在十几岁的老人,而这个学校就是把这些老人集合起来,故意让他们都以为自己还是小孩子,以研究当主观的错觉变成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时候是不是就会转变成该社会的事实。(剧透反白) 这种从校园侦探小说到恐怖小说到推理小说到科幻小说的心路历程,我真的是第一次体验。正因为我在读西澤保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种小说,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把自己设定在哪一种逻辑思维的阅读情绪里面。所以我在读前半段的时候,几乎有点读不下去,因为我不大愿意读校园侦探小说(太中二了)。在这种不知所措的心情下,小说突然转变了风格,好像连我读这本小说的目的也随之改变了。这种阅读体验,我觉得还蛮好玩的。所以读这本小说之前,千万别看剧透。

死了七次的男人

死了七次的男人 七回死んだ男 西澤保彦 马杰(译) 9787513303453 一日囚这个概念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很新的点子了,不管是文本电视电影都有以此为主题的科幻作品,但是把科幻的点子和推理结合在一起,我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创新。其实仔细想一想,所谓的一日囚自然也就是不断重复某一天,而对这一天的反复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推理。但是这本书里的推理并不是指对这一现象本身的推理,而是借用这一“特权”来对凶案做推理。 小说中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来讲这个故事,说是他有种特别的体质,会时不时地遇到重复的日子,那个日子会重复出现。根据经验,这样的重复永远是8次,这8次之后除了主人公的记忆,其他一切都会重置,只有这第8次最后一次的轮回会成为最终版影响未来。在新年的家族聚会时,他就遇上了这么一次重复的日子,而恰恰在这一天里他的外公死了。于是主人公通过每一次微小的改变,试图把杀人凶手引开来防止悲剧的发生,而每一次引开了这一位凶手,似乎又有另一位凶手会去把外公杀死。外公就这么来来回回死了七回,直到最后主人公发觉原来并不是谁去杀死了外公,而是外公自己酗酒死的。重复的日子过完以后,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梗,主人公竟然算错了日子重复的数量,他从一开始就搞错了循环开始的日子,那竟然可能是其中一天他自己死了。(我一直以为是友理小姐其实是和主人公一样有循环记忆的,所以她才会记住主人公的表白。) 虽然故事情节里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弱点:比如家族关系的处理有点过于轻巧了,哪有那么容易激动的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置外公于死地的呢;还有比如主人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推理的方向,这个太容易被读者识破了。但是我还是愿意给这本有新意的推理小说打五颗星,因为它的推理方式真的令人望而生叹,还有就是最后的那个梗揭晓得出人意料。 PS:这封面设计的还能更amateur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