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g Archives: 刘勃

逆行的霸主

逆行的霸主:夫差传奇 刘勃 978-7-5133-5142-3 这本讲的是吴国的崛起和灭亡,主人公是吴王夫差,包括吴国对中原国家的进击以及与越国之间的来回。故事讲的很好,是作者在对各本历史研究之后,融会贯通通过不同的本文的穿插解读对比来讲这个霸主夫差的故事。标题“逆行的霸主”,这里的霸主的意思不是什么独裁的作威作福横行霸道,而是有点像英国那样有了权利,但是要服务大众服务各个小国同盟以及各种纠纷的;但是即便是当时的年代,当霸主已经不流行或者说不需要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各个小国正在并道而行,所以夫差是一个过时了还做着霸主梦的国王。 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古代的中国的制衡。 成王败寇没那么简单和绝对,即使是获胜,也不能灭国(而是收服)因为灭国更辛苦名声也不好不利于持续发展(文明的国家的风俗),败国开出来的条件也可以携夹威胁(比如越王勾践没去做奴隶)。 夫差是被华夏价值观洗脑的蛮族的王,行为风格在恪守礼法的浮夸和野蛮人的狂暴之间随时切换,所以反而导致越想融入越被嫌弃的结果。 那个时候的吴国和越国在中原大国的眼中真的是蛮夷之地,里面的人也都是些不懂文明不会规矩的人。所以各个地方瞧不起夫差,也在各种地方玩弄他。 鲁国真的是占着孔子能说会道礼仪之邦的优势,比如派子贡劝说吴国要释放卫国国君,说不释放卫国国君等同于做高了一开始就不让卫国国君过来的人的地位,等于是做高了仇人的地位。再比如吴国和晋国结盟以后,说好两国领导要会面,吴王想拉着鲁国一起。鲁国的子服景伯的逻辑是会面霸主需要国王出面,现在会面晋国还是国王出面的话,就做低了吴国的地位和权益,所以鲁国国王不应邀请是为吴王好。 越国促进生育的不择手段 勾践认为,自己德行不够,不能像古代的贤君一样,让外国人移民越国,要想增加人口,只能靠越国人自己多生,所以提出一系列增加人口的政策:青壮年男性不许娶老女人,老男人不许勾引小姑娘。姑娘十七岁还不嫁人,她的父母就要论罪;小伙二十岁不娶妻,他的父母也要论罪。准备生孩子要登记,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了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赏两壶酒、一头小猪。生三个孩子的,公家供给乳母;生两个孩子的,公家供给食物。嫡子死了,免除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三个月徭役。而且官方一定安排人哭着参加葬礼,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勾践还规定,凡是鳏夫、雪妇、有病和贫弱的家庭,由公家供给其子女生活费用。 最后加的范蠡和西施其实也没讲什么,有点画蛇添足了。

错位的复仇

错位的复仇:伍子胥传奇 刘勃 978-7-5133-5141-6 本书的副标题是“伍子胥传奇”,讲的自然就是伍子胥的故事。作者从《史记》、《左传》等等不同的典籍中摘取同一个时间段的不同侧重的情节,重新梳理讲述了一遍伍子胥复仇的前因后果。虽然不是虚构类的作品,但是作者却是讲故事的口吻,用的是深入浅出的语句、以及尽量当当代人能明白和共情的角度。 原本的一句话的情节是:楚国的楚平王听了大臣费无忌的话,娶了自己的太子原本要娶的老婆,费无忌在其中挑拨离间,太子逃去宋国,太子的太傅伍奢被楚平王抓来还要抓伍奢的儿子杀死。伍奢其中一个儿子便是伍子胥,他逃到了吴国,带着吴国重新又打回楚国复仇。 我理解所谓的错位有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伍子胥在这场复仇的战争中的作用好像是训练士兵之类的,(有一说《孙子兵法》的孙子其实就是伍子胥)但是真正打起来历史记载里又怎么看得到他的身影。其次,当吴国来打楚国的时候,伍子胥的复仇对象包括楚平王和费无忌都已经死了,他的复仇对象从施害于他和他家人的仇人本人,变成了仇人官位所在这个国家。最后,是对于这场复仇的价值判断。 对于这同一个事件的判断,价值观原来可以那么多元。对于作者用到“多元”这个词我看到的时候还挺惊讶的,在细想一下也对。我最近在重读《天龙八部》(听有声书),可以很强调地感受到中原武林根深蒂固的忠义的情结,总觉得哪里不大对,但又很难去批评一个我们自己也是从小到大被教育崇仰的一种道德规范。但是在更久以前的中国,存在着更多元的、允许反转的价值观。 记录几个我看到觉得以前从没想过古代人会这样的点,原来真的历史是一直在重复自己的。 吴国人来了,谁去迎敌?我去,万一我打输了,你们这帮孙子肯定要借题发挥整死;你去,万一打赢了,你就成了功臣,我才不干呢!所以,要去一块儿去! 虽然我们打不过它,但那个野蛮的国家是学(或偷)了我们的技术才强大起来的。自诩文明的地方很乐于这么自我安慰,这可能是史书强调巫臣传授吴国车战技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