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 L’Élégance du hérisson [法]Muriel Barbery 史妍/刘阳(译) 9787305063428 |
看完小说看完电影,还没有听叶沙分析之前,忍不住先发表一下评论: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看。先抄一段这本《刺猬的优雅》(L’Élégance du hérisson)的故事简介:
一个是不安分的女孩, 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聪明得可以说是天才. 即便拥有看似完美的一切,却着实厌倦生活中的所有,小小眼睛已看透成人世的虚伪与空虚,被老爱大惊小怪的妈妈误认为精神异常。面对荒谬的外在世界,她为自己订了个人生目标──在十三岁生日当天自杀,并放火烧了父母的豪宅……
一个是人见人不爱的门房, 在住满达官显贵、菁英分子的高级公寓,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耍笨、装丑、耍粗俗,这是她每天必须谨守的本份。在掩人耳目的背后,她的心灵密室塞满胡塞尔现象学、弗洛伊德、中世纪哲学……
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其实这本书可以说有三个主人公,第一主人公当然是被比喻为刺猬的门房大妈,第二则是那个号称很聪明的小女孩,而第三个就是随着他的到来给这两位女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日本老头。我不喜欢这本小说,也不觉得这个故事足够让我喜欢,最大的原因是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可爱的。
里面最应该可爱而恰恰是最不可爱的就是那个小女孩,其次是另两个不可爱程度略逊小女孩一筹但是互相之间难分上下的黄昏恋男女主人公。因为小说是以小女孩和门房大妈两人的第一人称交替独白写成的,就特别能让人感觉到这两位主角不可爱的地方。作者也故意把她们俩写得好像都不被世人肯定但是互相之间又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看着看着我就想到前不久我在公司茶水间里听到的一则对话。有几个同事在讨论自己在淘宝购物经验的事情,然后其中一个A同事显然买得非常频繁,已经是一个“钻石买家”之类的等级了。然后另一个B同事说:“你已经是钻石买家啦?这个很不容易的啊,很难很难才能当上的呀,需要买很多很多才行的。”于是大家纷纷点头赞同后面那个人的话,了解到原来变成钻石买家的确非常困难。紧接着,那个B同事笑着说:“我知道钻石买家那么难成为,就是因为我也是一个钻石买家。”把我们大家都笑倒了。其实或许钻石买家什么的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经后者一美化就好像很厉害了,然后后者再一亮身份顺便把自己也美化了。后来,这种“XXX很厉害的~(停顿)~我也是XXX”的句型一度成为我们办公室的笑点。比如,“你早饭吃的是芭比馒头啊?买芭比馒头的队一直很长很长的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的人才能买到的啊。~我早上吃的也是芭比馒头。”这种套路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个一两次,还会觉得蛮好笑的。但是这本书里,轮流出现的门房大妈和小女孩的独白,都在不断地上演这个套路,多到以至于我看得都想吐了。在积极肯定别人的假象下面,其实是在抬高自己,你说这让不让人觉得恶心?
然后再说这本书的主题,这个主题完全就是为了讨好法国读者而设计的吧?!巴黎16区的有钱人家住宅区里,住进来一个风度翩翩又文化儒雅的日本老头还说着一口流利的法语。这样的外国人的形象百分百符合法国人对外国人的最高诉求啊。不能否认,在法国人心目中,日本人的形象的确很好、地位也的确很高,日本文化也非常受到法国人的推崇。但是就光凭着这个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日本人随便几句交流,再加上日本电影啊、日本拉面啊、围棋啊这种东西的小露面,就可以把法国人逗得心门大开,这样的场景也只有在法国才会发生吧。我们现在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就会觉得生鱼片、漫画什么的,好是好,可以哪里那么高级以至于法国小女孩加上门房大妈好像把这些当作宗教圣物在膜拜了啦?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Muriel Barbery)本身是一个教哲学的老师,然后曾到京都的关西日法交流会馆进行驻地交流,所以写出这样的结果也不算奇怪啦。
看完小说后,我心里骂了几句,但是还是打算给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一次机会,毕竟当初刘先生推荐的时候把电影也一起推荐进去了。结果看完电影发现,电影还不如小说。正如小说和电影的名字,刺猬,这应该是一个关于刺猬的故事。但是电影的第一主角却成了那个小女孩,门房大妈的故事只不过成了小女孩日常记录众多事情中的一件。本来还想着难得能下载到叶沙推荐的法国电影,就拖着几个同事跟我一起看,谁知道看下来那么让人失望。同事在旁边总结性发言,这个一点也比不上《欢迎来北方》。
4 Comments